港口:主战场在港外——来自青岛港的报告

4343-04-19 15:15:48     来源:城镇网     作者:     浏览次数:1665

 

  □本报记者 张广传/文

  一个有着112年历史、拥有16000名员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,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不凡进程中,靠着对市场竞争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,靠着卧薪尝胆、奋发图强的执著拼搏,一举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痛苦蜕变,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斐然成就:

  ——上缴国家各种税费54.8亿元,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。

  ——为国家净增108.2亿元优良资产,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越来越强。

  ——世界500强企业有7家落户青岛港。

  ——没将一名员工推向社会,人人创效益,生活质量越来越高,先后转岗分流上万人次,2003年又缩编1700多人。员工收入年年增长,2003年人均收入达到4万多元。

 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企业,青岛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如所有的国企一样,面临着一系列的艰难与困苦,但他们在坎坷的路上不断摸索经验,使其拥有了今天的诸多辉煌。

  求裂变改革迫在眉睫

  1989年,常德传在接任青岛港务局局长时,曾经面临诸多困境:首先是用人机制如一潭死水,导致机构臃肿,人浮于事,效率低下,在改革“一大三铁”时举步维艰。其次是全员的思想观念落后,认为只要有个名分干好干坏都要拿工资,即使企业亏损也应该由国家养起来。其三,负担重,人员多,在住房、福利等方面欠账多。其四,缺乏长远规划,守着百年老码头,靠计划吃饭,靠人拉肩扛,技术落后、机械老化,管理松散、效益低下,年吞吐量一直在2000万吨徘徊不前。

  路往何处走,钱从哪里来,人往哪里去?常德传认为,必须要转变经营观念,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、以市场为中心,牢固树立眼睛向外、面向社会的市场观念。

  “港口的主战场在港外”的战略率先在全国22个省市建立后“织”成了强大的货源网络,“客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,千难万难绝不让船东、货主一时犯难”一系列的新举措也随之而来;组织多家小型钢厂拼装大型矿石船,节约了运费;与铁路联手,开通了青岛至内陆城市的集装箱“直通”班列,把港口“搬”到了内陆腹地。各级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北上南下召开货主用户座谈会、港口推介会,走访货主用户。

  同时,放眼国际航运市场,积极吸引外资共建万国码头。2003年7月21日,青岛港与英国铁行集团、丹麦马士基、中远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了前湾集装箱码头合资项目。“三国四方”成功合作,打破了以往惯有的模式,被世界航运界誉为“国际合作的神采之笔”。通过这一创新合作,不仅引入了8.87亿美元的资金,而且引进了技术、管理和箱源,使青岛港的发展插上了金翅膀,为以港兴市做出了新的贡献。

  港口不仅需要现代化管理,更需要前瞻性、创造性和科学性的发展决策。青岛港的决策者们以居安思危、敢为天下先的风险意识,把握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,超前并成功的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,如黄岛油二期的启动、集装箱国际中转大港地位的确立、20万吨级矿石码头的建设、外贸集装箱成功西移和“煤、油、矿、箱、粮”五大核心竞争力的形成,每一步都蕴涵着出奇制胜、创新求胜的谋略。

  实施三大战略改造百年老港

  “对国家的贡献要越来越大,港口发展后劲要越来越强,员工生活质量要越来越高,精神文明建设要越搞越好”。青岛港对照上述“四条标准”,实施夯基战略,创建名牌港口,不断打造世界港口巨人。

  ——实干兴港。常德传身体力行、亲历亲为,靠实干、靠毅力带领职工创出了许多建设和发展的奇迹。

  ——质量兴港。“货主是衣食父母”。凭着这种最朴素的信念,靠着一整套完善的标准、高水平的管理和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,青岛港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货主和船东的信任,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,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。

  ——科技兴港。建成了全国沿海港口最大的EDI中心,把国内外许多船公司、集装箱场站与青岛港连为一体,借助该系统,使港口核心班轮准班率始终保持100%,成为国家级服务名牌。同时,青岛港还自主研发了船舶动态监控管理系统,保证了引航调度指挥畅通,提高了引航效率,增强了船舶引领的安全性,实现了全天候引领各类船舶,创出了雾天或夜间引领200米以上的超大型船舶的世界引航奇迹。

  实施目标战略,建设我国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,一直是青岛港的梦想。

  80年代末,青岛港仅有年2万标箱的集装箱业务,几年间,他们一鼓作气,连续完成了5个集装箱码头改造?熏使装卸能力达到80万标准箱。1995年,常德传又敏锐地抓住日本大地震神户港陷入瘫痪的时机,将青岛港发展成为中国内地港口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,再次实现了质的飞跃。此后,根据国际集装箱化发展趋势,他们开始在新港区建设前湾二期、三期大型集装箱专用码头,使集装箱船舶靠泊能力从第三、第四代提升到第五、第六代。其中正在建设的前湾三期工程,建成7个世界级的最大可停靠8000—10000标准箱超大型船舶的集装箱专用泊位,前4个泊位于2003年9月29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,正式投产。后3个泊位建设已于2004年年底全部竣工。2003年,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集装箱大港第14强,并且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作业的世界最高纪录。

  10年来,青岛港紧跟矿石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变化,适度超前进行码头建设改造,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,到目前为止,已接卸进口矿石1亿多吨,为全国北到包头、西至酒泉、南至成都的全国60多家钢厂节省运费约10亿美元。2003年矿石吞吐量达到4524万吨,其中进口铁矿石完成3495万吨,占全国铁矿石进口量的四分之一还多,居我国沿海港口第一位、世界第二位。

友情链接
重庆新闻社 人民经济网 消费周刊 华夏网 企业报道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订阅中心 | 网站地图 | 文章索引
中国城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-2020 tongchou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ICP经营许可证号:京ICP备14039618号-1  京公网安备:11010802025584号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
服务咨询QQ:601346133 投稿邮箱:3932566@qq.com